【资料图】
暑假是学生最向往的假期,也是最易“变质”的旺季,每年暑假过后,总有不少班主任对“1+1≤0”的怪象进行各式吐槽。学生假期生活中,除少数家长能合理规划、有序管理孩子的假期生活外,许多家庭长期失管脱管,导致孩子沉湎于电脑游戏、手机视频等。此外,个别家长会将假期作为孩子学习的“超车道”,施加过重学业负担,家庭关系紧张失睦,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。
假期,既不是所谓的“超车道”,也不能放任自流导致“脱轨”。如何让学生平安度假、健康度假,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各方都必须高度关注、认真研究,从而正确发力。
做足“提前量”。假期放松不是放纵,必要的作业是不可缺少的,暑期作业不能仅发一本现成的“暑假生活”了事。要强化学科整合,合理布置暑期作业,让学生通过作业“温故而知新”,巩固知识,查漏补缺。要强化实践育人,结合学校实际和地方特色,布置一些社会实践性活动,要求学生收集当地特色资源、红色故事、民间传奇等,指导学生通过小型课题调研,认识家乡、了解自然、熟悉民风。要强化督查检查,只要布置了作业,都要在开学后及时检查评比,不能让作业流于形式;要在暑期一定时段,通过电话访谈或视频连线等形式,对学生实践性、研究性作业给予合理指导,让假期作业成为巩固知识、增长见识的良好载体。
筑牢“责任关”。家长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责任人,漫长的假期是对家长履行主体责任的一个巨大考验。如果家长责任心、方式方法、监督管理等跟不上,学生假期质量将大打折扣,个别学生甚至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惯,不利于学生成长。因此,学校必须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当好家校协作的牵头人、监督员。要打好“预防针”,通过放假前家长会、家教知识讲座、暑期带娃经验分享会等,为家长管理孩子支招。要站好“监督岗”,要求家长做好家校联系;安排学校干部和班主任通过现场家访、电话沟通、微信指导等方式,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及家长提供支持。
挖掘“联动力”。教育部门、学校要牵头联动相关部门,尽可能整合各类资源,为学生暑期生活创设良好成长平台、营造良好环境,鼓励学生走出家门,避免长期“宅”家。要积极争取各类公益体育场馆、科技馆、图书馆、少年宫的支持,结合实际开展各类主题活动,吸引学生参加,引导学生健身、阅读等。要鼓励和发动各类科技、体育、艺术协会或学会,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牵头组织各类活动,积极引导学生投身其中,让学生假期生活有兴趣、有特长、有质量。
(作者单位系四川省西充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