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地校友聚太湖之滨 接力奔跑为校庆献礼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2023年4月8日,苏州、上海、无锡35名校友齐聚苏州,沿“苏州环太湖1号公路”接力跑112公里,庆祝母校112岁生日。
这是苏州校友会历史上值得记录的一件大事,谨以此文,留作纪念。
图片1:完赛图
缘起
故事的源头要从一个人开始——高鹏。他是一条西北汉子,平生最爱搞事情,最享受做事情的感觉。
2021年,110周年校庆,他在苏州奥体中心操场跑了110圈;
2022年,111周年校庆,苏州疫情未消,但他果断组织了111公里接力,一扫校友们心中或多或少的消极情绪。
2023年,疫情终于过去,今年的接力怎么再上一个层次呢?
路线
年后开工第1天,马迪就在去年的111公里接力群里冒泡:“还有不到仨月又要接力啦!”
高鹏顺势拉了112公里接力群,首要问题:“今年路线各位大佬们有啥想法?”
好一会儿群里没声音。马迪想着,“既然大佬们没空回,那我回。总不能每次活动,自己只是坐享其成。”
“我提议这次沿‘太湖一号公路’。原因有二:第一,去年接力是在城区,今年改到郊区;第二,这条路线已经举办过马拉松赛,比较成熟。”
刘广松:“我同意,古人有一说,‘春水秋山’。春天跑太湖,正好。”
“那就这么定了。”
共识有了,然后得具体落实。
马迪做了3版路线。第1版只做到了总里程112公里,没有做到每棒精确11.2公里;第2版做到了每棒精确11.2公里,但还得加上起止点、预期时间、排版;第3版才过。
其中每棒精确11.2公里最费时,这得用地图软件一点一点往前描,快描到11公里时,要把地图放大到比例尺为10米,一点一点往前挪,最后正好凑到11.2公里。一不留神点多了,里程就会超出,得重新描。
但这些功夫是必须的,因为成功的活动在于仪式感,仪式感必须精确。
112 ÷ 10 = 11.2,这必须精确。
图片2:总路线图
海报
路线图出炉后,开始吆喝人。
一边是卢慧君做了在线问卷,生成二维码,放在李彦超做的海报上,微信扩散;另一边是高鹏发挥个人影响力,不仅发动在苏校友,还从无锡和上海拉了人。
活动前两周,集中拉校友进群,群里列队欢迎。
这还没结束。做活动得有“外部性”。群友们发靓照一张,高鹏自掏腰包,花1500元请影视公司做了一张惊天海报。作为甲方,他的要求很甲方:“我们就一个要求,要有气势。”
花了大钱的海报就是不一样。
图片3:1500元的海报
何圣哲身体还在休养,这回本来只打算围观,一看这海报的气势,那还不得来?
李忠人兴冲冲地发了朋友圈:“我居然厚着脸皮站在了C位,有生以来第一次啊!在清华连一次奖学金都没拿到的后进生,三十年后感到无限光荣。”
刘汉文微微提醒:“海报里,我一半在线外了。”(就是海报最右边出框线那位)
高鹏打个圆场:“你那个半身很不好处理。大家给的图片形态各异,设计师费了老鼻子劲,有些照片没用得上,多海涵。”
话音刚落,陈海自己修改了海报,把每个人的照片放进了海报里。
“好嘛,早知道这样,1500块直接给你呢。”
棒长
路线有了,人召集了,接下来是安排棒次,确定棒长。棒长最重要的职责是提前勘察路线,实地看路怎么走,通不通。
要说清华人就是靠谱。活动前的那个周末,梁光顺专门去跑了路线。要知道,那可是在太湖大桥上,光从市区开车来回就得俩小时。
涂功铭是最后一棒的棒长。因为瞿晓铧计划滑轮椅参加最后1.12公里,所以涂功铭专门跑了最后1.12公里,边跑边录视频,记录了车流量、有没有坡、有没有弯。他和爱人王琢璞还选定了当晚聚餐的农家乐。
咱还说清华人怎么靠谱。临近活动,人员不时有变动,棒次需要相应调整,尤其是不能让人落单,孤零零跑11.2公里。
调整人员时,伍迅就一句话:“服从组织安排。”李高勇也是一句话:“我都可以的。”李彦超也是一句话:“我跑哪一棒都行。”
您说办活动的,碰上这些个靠谱的人,还有啥可说的呢?大家伙只剩互相比着看谁靠谱:
“到时候车停哪儿?停到起点的话,跑到终点,怎么回去?”
“那天有摆渡车,把您送回起点。”
“要是摆渡车不够坐的话,我再开车回去接大家。”
图片4:活动方案,紫色人名为棒长
摄影师
接力的日子到了。凌晨4点10分,司机先后接上马迪和高鹏,装上物资:手持标语、横幅、校旗、接力绶带、瓶装水、香蕉、小饼干。
香雪海景区,3名摄影师就位。
6点,接力开始。
任何一个活动,不管如何准备,总会有意想不到。有些是意想不到的好,有些是意想不到的不好。咱先说意想不到的好,那就是摄影师!
3名摄影师,1人持单反,1人持摄像机,1人持无人机,乘坐别克商务车。有时打开车窗,机器伸出窗外,甚至小半个身子探出车门跟拍;有时提前蹲守,迎面拍;有时飞无人机,俯视跟拍;最绝的是合影时,摄影师屈腿半蹲,前后推拉,这走位,这步伐,让大家开了眼。摄影师边拍边上传,群里同步进行照片直播。
这技术,这速度,可把大家乐呵坏了。
到底怎么跟您介绍摄影师的效果呢?来个侧面描写。吕建红刚跑完,看到照片,换了头像。她的配速快不快咱不说,反正这换头像的速度没的说。
图片5:从左至右:邱晓翔、吕建红、周孝培。吕建红就选的这张,换了头像
再来个侧面描写,马迪前面秃头,回避照相。赶巧不巧,黄红国挑了这张放到群里。
图片6小马奔腾
这头发不知道是因为出汗还是没洗头,像泡面一样飘着,露出了大额头。但摄影师抓拍得如此到位,以至于他本人竟也欣赏起来。
摄影师到位了,再加上满满的微笑,那就锦上添花。要说微笑,当属李忠人。正如前文所述,一张海报都能让李忠人如此欣喜,可见他的开心阈值真的很低。你看这张照片,他真的很会笑。
图片7:从左往右,李忠人、黄敏文、卢慧君。李忠人真的很会笑
如果对比着看李忠人这张照片和吕建红那张,就会有个有趣的发现。李忠人这张,是两名师妹左右跟随师兄。吕建红这张,是两名师兄左右跟随师妹。难怪俩人一个赛一个开心。
建议大家留言投票:情形1,两名师妹跟随师兄;情形2,两名师兄跟随师妹,请问哪种情形下更开心?
美食
美景没的说,人美,也没的说。这段说说美食。话说第4棒邱晓翔、吕建红、周孝培跑完,就近找了农家小院开吃。自己吃还不够,还发到群里。
这可就过分了啊。要知道,此时此刻,黄红国堵在上海到苏州的高速上,刚在服务区扒拉了一盒炒面;刘汉文从泰州出发不久,还没过长江,净担心着能不能赶上大部队呢,哪有心思想吃饭的事儿;黄承胜昨晚应酬,早饭又没吃,顶着大太阳,正在跑第三个11.2公里了。
被美食歪楼的还有最后一棒。
终点处,最后一棒的伙伴们迟迟没到。
“他们不会是去买枇杷了吧?”
“这怎么可能?”
“我看刚才群里有发路边卖枇杷的照片。”
不过虚惊一场,最后一棒不仅没被枇杷带走,反而带走了一排排来太湖东山看最美日落的游客的注意力。
说完美食,最后说美酒。当晚聚餐,徐国忠带了一箱红酒。
天时地利人和,美景美食美酒。这下全齐了。
差错
前文提到,任何一个活动,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和意想不到的不好。这次接力,意想不到的好是摄影,意想不到的不好出在交接棒上。
前3棒和最后3棒交接顺畅,中间4棒出了问题。问题具体是,马迪在标明每棒起止点时,往往是这么写的,比如说,“苏州海洋馆公交站向东200米”。这么描述,对着电脑屏幕看地图没问题。但真跑起来,就拿不准了。
你说向东200米,路要稍微一弯,再加上树一挡,人就互相找不到了;再不巧一点,向东200米,正好中间有个岔路错开。
结果出现了你找不到我,我找不到你的情形。
群里的消息一条接一条:
“下一棒在哪里集合,发个定位”
“现在是第几棒”
“现在到哪里了”
“我没看到你们”
“我现在去找谁”
马迪迟疑不决,高鹏果断指挥:
“你是组织者,你发定位,你不要动,让别人都来找你。”
“上个定位有误,以刚才这个定位为准。”
“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人,先做这个。”
得益于高鹏的果断指挥,最终有惊无险。
高手带低手
参加接力的35人中,不乏跑步高手。比如前面提到的黄承胜,昨晚应酬,早饭没吃,饿着肚子最终跑了3棒,32公里。
还有唐雪岚,从上海过来,带着黄玉玲和洪萌果两名闺蜜跑最后一棒,第二天一早参加无锡太湖女子半马,1小时41分完赛。
还有黄红国,绰号 “大帅”,也从上海过来。这次先带着女儿跑了7公里,然后开车到终点把家人安顿好,自己再往回跑去迎接最后一棒。
有高手就有低手,但高手乐意带着低手。第5棒开始前,王微还担心跑不完,毕竟好久没跑这么远,但李彦超和黄承胜一路护卫,带着王微平稳完成。
图片8:从左至右,黄承胜、王微、李彦超
如果说王微是被护送,那么马翔宇就是被拖拽出舒适区。马翔宇是年轻校友,也是初级跑者,从没跑过这么远的距离。带他的是张宇宙,绰号“方叔”,年龄是他的两倍还多。跑完11.2公里之后,马翔宇喘着粗气,脸红扑扑的,但兴奋不止,显然是被方叔拉的。
图片9:从左至右,俞晓华、马翔宇、张宇宙。
张宇宙迎风招展;马翔宇面露难色
强者
35人中,有一人最为特殊,你不能把他归类为跑步高手还是低手。准确地说,他是强者。
他是瞿晓铧,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的创始人。2019年考察沙漠光伏电站时遭遇车祸,导致高位截瘫,但他一直坚持康复训练,这次他滑轮椅参加第8棒的最后1.12公里。
他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接应点,接受了苏州新闻的采访,然后在车里做些准备工作和休息,因为他的身体不允许他长时间坐着。
终于望到了第8棒的大部队。瞿晓铧的夫人、三名校友和护工护送他穿过马路,到临湖一侧,给他佩上接力绶带。众人呈U字型护着他向前。1.12公里结束后,大部队继续向前,瞿晓铧接着去参加晚上的政府接待。
图片10:瞿晓铧滑轮椅参加第8棒最后1.12公里,为整个112公里接力贡献1%
撞线
接力已过去了12小时30分钟,距终点不到800米。
撞线布条已拉满。
终于到了!
回收手表。
撞线!
大家伙像小孩一样,张开双臂,又跑又跳,又笑又闹。
撞一次还不够,要多撞几次,一排撞,单个撞,乱撞。
人呐,年龄再大,总得哄开心了。
图片11,从左往右,唐雪岚、赵烽、黄玉玲,仨人像小孩儿过儿童节一样
尾声
2023年4月6日,周六,6:01开始,18:33结束,12小时32分,35人,112公里,庆祝清华112周年校庆。
整个活动定格在了这一串数字中,但这只是开始。
24小时内,马迪理好了活动资料,分析了不足。
下个周一早晨,群里又猛地热闹了:
“有没有人想环太湖?”
“可以啊,搞个大的。”
“叫上隔壁,双向奔赴。”
“我刚测了距,有350公里呐,一天跑不来。”
“一半人骑车,一半人跑步,人车对撞。”
未完待续……
视频:
已关注
关注
重播分享赞
关闭
观看更多
更多
正在加载
正在加载
退出全屏
视频加载失败,请刷新页面再试
刷新
视频详情
文字 | 马迪
图片 | 马迪
编辑审核 | 全叔
【编者按】请扫码关注清华校友跑步爱好者协会公众号(紫荆绽放):
紫荆绽放公众号,为清华校友跑步爱好者协会编辑主办,由校友跑协全球校友跑者投稿,报道校友相关的跑步活动。为提倡全民健身,扩大清华体育的影响,相关文章可能被合作媒体 搜狐跑步引用。欢迎大家来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