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热点 > > 内容页

环球新动态:科学学习书法的四大要素

来源:书画鉴赏典评收藏 2023-04-23 04:46:22

一、力

力,指笔力——书画家以“有力”的笔法,写出“有力”的线条。称“力之美”的,有劲、健、遒等,如说遒劲、劲健、刚健、劲拔、劲利、遒举、遒拔、健拔等等。无力便是弱、软、浮、轻,说用笔浮滑、疲软、轻靡、困弱,都与乏力有关,不为人们所肯定。力的充盈,有气势,有筋骨,于是书有“奔雷坠石之奇,鸿飞兽骇之资,鸾舞蛇惊之态,绝岸颓峰之势”,又有“笔端金刚杵”、“举重若轻”的说法。重与厚,力为条件;欲灵变,力是基础。前人有说:“力,谓体也”,可见力在点画中的重要性。不过,有力的线条以得法、有度为条件。“力”这一个字,一面是讲有力,一面是讲有节制,敛气蓄势,不得使尽。


【资料图】

前人说运笔忌“描”、忌“涂”、“抹”。描者无力;涂与抹,是用力不得法,或者使气矜力,用力没有矩度。称赞好的“笔”,常常用“遒劲’二字。“遒劲”一词,包含了两重意思。《正韵》曰:遒, ‘‘健也,劲也”;《说文》释“迫也”。用笔之“迫”,可用刘熙载的话作解析:“笔方欲行,如有物以拒之,竭力而与之争。”(《艺概》),此所以戒平直。讲“留”,讲“涩”,讲“韧”,也是同一个道理。米芾所说的‘‘无垂不缩,无往不收”,书家看作“八字真言,无等之咒”,就是说的处处留得住力。“收”,后人有作复字,变成“无往不复”,可说是点金成铁。

二、重

“力”是力感, “重”是重感。所谓“重”,用过去的话,就是能“人纸”,能“出纸”,笔画若刻人缣素,人木三分,又直觉其溢出纸外,精光烂然。粗实未见其重,肥胖反觉其轻。没有笔力,点画如枯草败叶,随风飘落,满纸草率,一派轻浮。

重不绝对排斥外力,但并不显于外力,主要在乎内劲。所谓用笔,包括执笔和运笔,是对毛笔的制运能力,运行有徐疾,范围有大小,风格有刚柔,技法有变化,毫颖有软硬,各宜施以适当的外力。但是,愈是成熟的书画家,运笔总是愈见优游自在,沉着痛快。或评曰:“举重若轻”,“若不用力而力在其中”,所以为高。

着意于用力(即重量)上,运笔往往忽视“提得笔起”的一面,反而缺乏内劲。华亭、安吴把笔力的气足力满比拟为“大力人”,大力人“自起自倒”,“无心防备,而四面有犯者,无不应之裕如”。既能按,又能提,时时处处把得住,就能免堕、飘二病,用笔重下而轻举。对此,刘熙载作过十分深刻辩证的解析:“书家于提、按两字,有相合而无相离。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,用笔轻处正须重按。”(《艺概》)须知笔迹轻羸困弱是病,劲滑是病,滞钝粗顽不能健举,同样是病。

三、厚

“厚”与“重”是一事物的两种显现:重则厚。厚是指迹厚,味厚。所谓“跃然纸上”,出纸即厚,虽薄比蝉翼,不得以为轻飘,扁薄。点画之间,三过折笔,欲行还留,似疾乍凝,欲聚还散,其味厚矣。至通幅,有如一首乐曲,或高或低,或急或缓,或断或连,或有或无,纷至沓来,悠扬成韵,有板眼有节奏,极尽抑扬之妙,味亦厚矣,是为“妙听”。

厚,是一种审美知觉,并不是“立体感”。“立体感”是指在平面上表现物象的三度空间。《书法艺术》一书的作者,说用笔的法、力、势、意“落实到点画线条上,就是追求立体感、力量感、节奏感、生命感”,而“立体感——指线条圆、厚,不单薄”。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,降低了中国书画用笔的审美价值,试辨析如次:

点画有力感、厚重感、节奏感等,却不能要求有“立体感”。“立体感”属于表现的范畴,并非审美要求,即不是线条美的必要条件。“厚”者,神厚也,气厚也。不然,“虞褚离纸一寸”就无法理解。笔线如竹片,如枯木,仍可有它方扁或圆的“立体感”,然而不厚不重,不能称佳;钢笔线、炭笔线,也有它特有的“立体感”,如圆而流利等,但不重,难厚,少趣味,不能等同于中国书画特有意味的点画,也不能列入中国书画欣赏的范畴之内。

四、质

用“质感”的概念讨论书画点画,无异又为自己加了一个桎梏理论上的似是而非且无益于实践,一如“立体感”。现列举有的学者论述质感”的两段话:“笔力就是力量感。这种力量指线条坚硬而有韧性。篆书中称‘玉箸篆’、‘铁线篆’,都是指其质感似铁似玉地坚硬。” (《书法艺术》)“‘内撅法’形成的‘线条’,形态成方,‘外拓法’形成的‘线条’形态成圆,线条的‘质感’也因此不同。”(《西泠艺报》第四十五期《笔法千古不变之我见》)

这是说,线条要求有某种“质感”,或者线条会产生某种“质感”。事实上,存“质”,是中国书画线条的重要标准之一,而“质”与“质感”却有本质上的区别。黄山谷曾说:“笔力,同中有异,异中有同。张长史折钗股,颜太师屋漏痕,王右军锥画沙、印印泥,怀素飞鸟出林、惊蛇人草,索靖银钩、虿尾,同是一笔。”

初读这段话,颇觉戛然而止,没有说完。后来思索他的“不说出”,玩味其中的两个“异”,三个“同”,乃知有深意焉,其于笔力,甚至书法艺术的大道理,几乎都说尽了。

学习书法,首先就是临帖,当然,临帖之前要读帖。怎么读和怎么临,是有科学的,科学的读、科学的临才能有最后好的效果。

一、读帖的科学大家都知道读帖,也都有自己的方法和心得。 但很多人读帖是走马观花,不能做到细致入微。这样一来,眼睛看不到微妙的东西,自然手上表现就趋于直白,最后到自己创作时大脑必然一片空白。

二、选帖的科学选帖很重要,选不好,就走弯路。 现在大家选帖概率最多的是《兰亭序》,目光都盯在这里,而且是非兰亭不写,非宣纸不用,这就不好了。

《兰亭序》是经典,是千古不朽之作,完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,但我们现在很多人却怎么也临不出来《兰亭序》的神采,这又是什么原因呢?其实,王羲之用的纸上有涂布(唐以前),现在的宣纸根本无法表现。

再者就是,那不是我们所能参透的,历代大家也都想解决,但都没办法解决,而我们,不论才情、功力、学养,连历史上的二流大家都没法靠近,《兰亭序》的神秘就连王羲之本人再写的时候都不能重现,何况我们就更没办法梦见。

但一些人根本看不到这种差距,就比如象幼儿园的孩子整天矢志不渝地在研究“歌德巴哈猜想”一样,那不是痴人说梦呢吗!象祭侄稿、寒食、蜀素都是这样,象精美的元青花,我们可以喜欢它,欣赏它,但把它打碎了,再造一个出来,是完全不可能的,所以,利用空间几乎为零(董其昌评蜀素如狮子捉象,是何等的生猛,我们也没有鲁公的悲愤和东坡受贬的凄寒,时过境迁了)。古代大师们留传下来的东西很多,手札、诗册,相对性情的东西要多很多,可利用、再造的空间也很大,这才是我们要学的。

三、临帖的科学

1、吃猛药。一天1000字,连续一周的效果比一天写100个字写半年管用,大脑存盘也牢固。时代的约束,我们只有“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”,只有晒好了网,才能打到大鱼。

2、相对专一,集中突破。在一段时间内,一定要专一,集中力量找规律、抓特点。比如,学米,半年之内就学米,别的先放下,要大量的临帖,最好一天要从前到后趟一遍,第二天选重点(自己喜欢的,容易上手的,难度特别大的)进行精临,做到细致入微。这样日复一日,即使进入视觉疲劳期也不要停(非常关键,这时正是上台阶的时候),挺过去,半年后再看(其实不用半年),每个月在手法、认识上都会有大的飞跃,也牢固。

千万不要朝三暮四,看别人获奖、入展就得红眼病,就跟风,这样只会毁掉您辛苦建立起来的原有体系,就象电脑染了病毒,有百害而无一益。另外,别人适应,您不一定适应,就像臭水河的鱼虾,换到清水中就会死掉。

3、适时递进,见异思迁。上面提到的专一只是相对的,当写到一定程度后,就要及时换帖。如何换帖,不要盲目,最好是找相近体系的东西,千万不要作大的变动。比如:学米,可参考宋人的东西(其他三家的东西,陆游、吴琚父、蔡三家、苏老泉等等)。

同时,为了丰富笔法可涉猎二王、书谱等东西,也可学习赵孟頫的手札、董其昌的手卷题跋等,近亲繁殖,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保持纯度,就象盖大楼,一层一层往上垒。

4、朝花夕拾。过一段时间再回来,拾遗补漏,会有新的发现,及时调整。重点精临,定型。5、吃千家饭,穿百衲衣,集腋成裘,裂锦成衫。与古为徒,广涉博取,集古字。有了上面的定型,学什么都可以,尽量走的远些、深些,不要怕回不来。

四、技法的科学

1、练眼。王羲之一本字帖,两千多年来,大家都在看,都在学,但成功的屈指可数,个中原因当然每个人有悟性高低的成分。大家在参考上古经典时,每个人的着眼点不同,理解的深度不同,所以抓住的信息也不一样,这从临作中都能表现出来。尽量一个字一个字看,一笔一笔看,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不要放过。要练就练别人所不能察觉的本领,对观察到的东西最好用不同彩笔涂一下,临帖的时候多注意,要准、狠。

2、体会手势。手势决定了一个字起始转换,决定了行气的贯通,决定了整幅作品的气场。一笔一势,顾盼生情,不理解这个关系,作品就会支离破碎,形成气阻,或各自为政,既没有道理,也不合生理,即使有性情,也是低级的小趣味。

3、把握节奏,变速行笔,找准发力点。大家每谈行笔节奏,必谈提按,这其实是最简单的一种见解,古人的东西可绝对不只是提按就完全所能解决的。

4、关于形象和意象的关系。开始阶段最好形象,学一家重点在找规律,特质的东西,然后再参入其他东西,当对点画有了相当深的理解后意象就自然出来了,不能刻求,一味谈感觉,有时感觉会害人。

5、举一反三,临创结合。在精临阶段对每个字都要深入地去研究,不能走马观花,从头到尾写,象鸭子吃蜗牛,直接吞到肚里。我的方法是当临帖时,遇到一个字不好写就反复写,有时写几十遍,写象了后通过记忆想一想这个字在其他字帖中的写法,凭记忆想到几个写几个,当然也可以在原来基础上进行改造,这其实就是一种创作和临帖的很好结合。

6、临帖效果检验提供三种方法,供大家参考。

(1)、临帖时可以适当加入别的内容,一个字、几个字、一段话,假如和原帖风格接近,不唐突,说明字法基本过关。

(2)、可找来一篇和所临字帖字数相近的一段文字,最好是古人手札(千万不要古诗词,因为那是古人创作时为了平仄凑的字,很多字不好写),按原帖的形制、感觉临出来,如果象,就算章法过关。

(3)、对其他法帖进行改造。比如,按照董其昌的笔法对赵孟頫的行书《赤壁赋》进行背临,字法是赵孟頫的,笔法是董其昌的。尽量除去原帖的影响,当然这要对二王体系有了深刻了解后才能这么做。

上一篇 下一篇
x
推荐阅读 更多
环球新动态:科学学习书法的四大要素

一、力力,指笔力——书画家以“有力”的笔法,写出“有力”的线条。称“力之美”的,有劲、健、遒等,如说

2023-04-23
全球微动态丨小米13 Ultra屏幕等问题惹争议?真机上手直接打脸口嗨者

小米13Ultra正在全网畅销,首发购买小伙伴不少已经到手了,但还有一些朋友正在犹豫要不要下单,在网上看到

2023-04-23
当前讯息:世界读书日,到圆明园读“海淀这本书”

北京日报客户端|记者孙颖王海欣4月22日,2023年海淀区“世界读书日”主题活动在圆明园遗址公园圆明书院举办

2023-04-23
当前关注:罗智强写“童话”讽刺蔡英文不敢废止ECFA

日在脸书发一则“伊罗童话”,讽刺蔡英文在当“总统”前抨击ECFA是“包着糖衣的毒药”,如今ECFA签署近13年

2023-04-23
踢裆文章_嘉文踢裆文章完整版

1、第一实战比赛中是不允许踢裆的,如果允许,那也要看双方的实力。2、速度,力量,经验。3、技术,和战术

2023-04-23
聚胺商品报价动态(2023-04-22) 世界新视野

交易商品牌 产地交货地最新报价聚胺 固含量50%±1%河南连营水处理材料有限公司连营玉溪河南省 郑州市7800元 吨

2023-04-23
电视剧女儿红简介_电视剧女儿红讲了什么|焦点

电视剧女儿红简介,电视剧女儿红讲了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解答:1、055-79000是由

2023-04-23
北京全市车管窗口、执法窗口5月1日暂停对外办公

2023年5月1日(星期一),北京全市车管窗口、执法窗口暂停对外办公1天。2023年4月29日(星期六)至4月30日(星期

2023-04-23
短消息中心

1、短消息中心(SMSC):实现短消息的接收、存储、转发和短消息状态报告等功能。2、短消息中心还应包括操作维

2023-04-22
全球关注:明星跳水的综艺节目叫什么_明星跳水的综艺节目的介绍

欢迎观看本篇文章,小柴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明星跳水的综艺节目叫什么,明星跳水的综艺节目的介绍很多人

2023-04-22